臨安區天目路與衣錦街交叉口,錢王文化廣場小區11幢,樓下的美容美發連鎖店的詐騙套路。他們積極發卡,用20元剪三次的卡誘騙消費者進門,剪頭發期間不斷的誆騙要求你充值辦會員,結果充值了,不到2個月,老板開始套路了。劃重點老板開始換店名,改了門頭千把塊完事了,就對充值客戶說我們換老板了,卡里的錢不能用了,需要繼續充值延續。這家店近1年來換了3、4次老板了,滾雪球一樣的讓充值保留充值的錢能繼續使用。
就奇怪了,原來充值的錢,因為他們私下換門頭,稱之為換老板,就不做數了。投訴后向主管部門謊稱能繼續用,結果到店依然不能用,告訴你充值,再繼續進他們的圈錢套路。
現在國家進行反詐騙,就這家門的,在國內堂而皇之的詐騙,怎么就沒有主管部門可以嚴肅處理呢,讓這類店反復在欺騙群眾,圈錢跑路。
論壇里有同類,可以抱團報案,單人金額少,引相關部門的不起重視。讓這類老鼠屎鉆了空子,逍遙法外,抹黑當今美好社會生活
-------------分割線--------------
老板換了,充值才能繼續用卡?針對此現象19樓幫幫團也咨詢了幫幫團達人錢律師:
“經營者(店鋪)更改經營地址的,應當事先告知消費者,消費者有權在知曉店鋪更改經營地址后申請退款。店鋪的實際經營人員變動,法律上并不影響消費者主張退款權利。如果是整個店鋪更換掉了(比如理發店變成雜貨店)這個只能找原有店鋪和經營人員索賠?梢韵认虍數厥袌霰O督部門和消費投訴,實在不行甚至可以考慮訴訟。”
現在在理發店辦卡的業務真是越來越多,不管是充值卡還是積分卡,在店鋪消費我們一般都會辦理一張。因為辦卡的優惠力度真的很誘人,店家也是靠辦卡可以留住消費者和維持店鋪日常經營。這種本是互惠互利雙贏的生意,卻常常因為店家的各種操作變成采坑業務。理發店還存在哪些套路,幫幫團給大家總結了一下:
套路1、要你充值享受折扣
你當時消費后,要付錢了他們就會和你說充值了更便宜,而且你一年也要經常過來的什么的。大家一定要記住,一旦你充值了,你就被限制了靈活選擇性,而且存在很大安全隱患。你首先看看你充多少,不要太多。
還有,大家充值的時候先找一找營業執照在哪里,很多店鋪違規不掛營業執照,你充值的賬戶不是營業執照上的名字,這就存在風險了,也說明商家刻意逃避責任。萬一你充值了,第二天他們就卷錢了,這種案例也很多。
套路2、要你免費體驗
你當時可能在洗頭或者做著還有一兩次剩余的套餐,但是他們會給你順帶說免費體驗其他項目,說是免費的其實不免費。最后他們會讓你辦理套餐,如果不辦理,體驗項目就要說要收費了,而且費用不便宜,可能都是6百多或者7百多。
這種屬于誘騙消費。比較常見就是大幅折扣和免費體驗。不少商家利用口頭夸大或虛假宣傳,制造一種“過了這村兒沒這店兒”的假象,誘導消費者購買預付卡,高價推銷美容產品或美容服務項目。商家最常用的三個典型推銷手段分別為:一是限時搶購型,優惠折扣有時效性;二是引導消費者拉攏身邊親朋好友多人進行消費;三是針對新老顧客采取不同的優惠措施。
以上這些統統都不要相信,如果他們攔著你就是說不要充。
套路3、最后就是他們卷錢跑路了!
很多美容美發店面突然之間撤店、關店了,大家一定要小心,這些機構本來就是在圈錢的然后一走了之!最后,如果你充值了后悔了要退款,那只能走投訴這條路了,拿起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
由于主客觀情況的變化,消費者不想或不能再使用預付卡,希望取出卡內剩余的費用時,商家往往會以消費者單方面違約為理由,拒不退還卡內剩余金額。
消費者提出解除預付卡消費合同的原因一般有三類:一是消費者無法接受經營者單方面變更合同內容,提供的商品或服務與宣傳不符等,遂提出退卡;二是出于自身客觀合理原因,比如工作調動、健康原因等要求退卡;三是因卡內余額不足一次消費,消費者不想用卡了。
根據《合同法》第 93 條和第 94 條規定,如果消費者退卡,一種途徑是和經營者協商,另一種途徑是消費者遇到不可抗力或者經營者違約,未能實現合同的約定。在這兩種情況下,消費者就可行使解除權解除消費合同,要求退還卡中剩余金額。
這里除了一些已經倒閉的,還有一些潛在的雖然還沒有倒閉,但是以上套路你可能會碰到,告訴你充值、辦卡、免費體驗等等。大家千萬警惕,小心啦!
19樓也有不少網友爆料類似的美容美發關門換店名卡不能用之類的求助
你在店鋪消費喜歡辦卡嗎?有在理發店、美容院遇到過這種更換法人或者店鋪倒閉的情況嗎?這樣你會怎樣維權呢?
——————
我是19樓幫幫女團「草根姐姐阿慧」,熱情暖心,條理清晰,一團亂麻也能四兩撥千斤
遇事不要急,慢慢說~